用结构化思维模式规划工作总结的结构(之一)

写好文章的关键,在于要有清晰的思路。否则,写出来的文章将可能在反复修改与调整结构的过程中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甚至可能还需要重新写作。为此,为写好文章,则需要先学习并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即:具有结构化思维的能力。

我们之前已经通过《金字塔原理》这门课程讲过了结构化思维模式的作用,以及具体原则和方法。本课程将以工作总结这类具体的文章为例,运用结构化思维模式规划文章的结构,包括;明确行文主题、拆分层次结构、调理逻辑关系。最终,形成工作总结类文章的金字塔结构。最后还将结合办公软件的工具作用,明确如何将隐性的思想以显性的形式组织于电子文档之中。

  1. 结构化思维的原则和流程

我们就先来复习一下结构化思维的作用、原则和用结构化思维模式规划文章结构的流程吧。

  1. 作用

将隐性、混沌且无序的一组思绪火花,按特定目标将其组织成显性、清晰且条理的系统思想。

  1. 原则

在明确主题的前提下,首先向下纵向拆分出若干子思想,原则是:各个子思想之间应当保持“相互独立至穷尽为止”;再平行横向组合多个子思想,原则是:“同属并按顺序排列”。

  1. 流程

一是,明确待表述的目标(行文中称之主题),原则:一篇文章只允许一个中心思想(主题明确)。

二是,将隐性、混沌、抽象的主题,通过拆分呈现显性、结构清晰且具体的状态(从化整为零中看清主题的本质)。

原则:每个子思想间必须遵循“相互独立穷尽为止”的原则。

三是,将拆分后的具体内容(子思想或独立问题),按主题的表述逻辑分类且顺序化组合。(调理顺序以确定个个击破的路径)。

原则:各个子思想(小问题)的排列顺序,必须遵循“同属并按顺序排列”的原则。

  1. 关于工作总结(文章)结构的分析

下面,我们就运用结构化思维模式,针对工作总结类文稿的写作目标规划它的结构。

  1. 工作总结的目标确定

  1. 一年工作下来,为何一定要做一次工作总结?

为什么在职场中领导每到年底都会要求员工写工作总结。当人们不太理解时常常会糊弄这一过程。甚至有些人年底被问及一年中做了几件值得记忆的事情时,掰着手指都不一定数得清楚。

于是,这种人恐怕每年都是在这样一种混混沌沌中度过的。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左右一看,会忽然发现:怎么原来还没有我有能力的人,转眼已经跑到我的前面了?困惑之后还常常会有无尽的埋怨,说老天不公。

其实,如果一个人从来都不知道定期反思自己,就不太可能有明显的进步。更何况职场中的激烈竞争环境如同逆水行舟,不前“进”的本质就意味着在后“退”。

原来,定期总结,反思过去(自我或团队),是前行的基本动力。反之,一个不善于定期总结的人、团队,或没有总结意识者,一定会在大浪淘沙中被淹没。

  1. 确定总结文稿的目标

明确了总结工作的重要性后,又应当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工作总结这篇文章的写作目标呢?根据上述思考,我们渐渐明确了定期总结的目标,那就是让我们的工作能力一年比一年好上一点点,以此保持一种不断成长的状态。

如果回看自己与去年的状态没有什么差异,只能说明自己的状态与去年是持平的。如果好上一点,则说明有了一点点的进步(是在艰难前行);如果能好上两、三点而又不丢失以往的优点,就是一项可观的进步了。只要坚持下去,今年成长一点点,明年成长一点点,十年后将不是一点点的问题了!

那么,怎么才能保证自己的工作能力明年比今年好上一点点呢?我们就从规划工作总结文章的结构上锁定这一目标。按结构化思维的原则,并保证锁定的过程从概念层面落实到可操作层面。

所谓“可操作”层面,其实就是指要有具体的方法,且达到可评价的状态。例如:可以量化问题的则量化,不能量化的内容则条款化流程化。而且,相对复杂的操作过程要明确辅助的工具和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以辅助克服怕麻烦的心理状态。

待续。有兴趣者可继续阅读:

北京
浏览 1122
收藏
6
分享
6 +1
+1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