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周总结】欠料计算:从入门到精通,供应链管理的终极指南

古哥计划
古哥计划

优秀创作者

全文约2600字;

阅读时间:约7分钟;

听完时间:约14分钟;

每周日,我都会对本周(第27周)古老师发布的文章进行一个自我总结,详细记录笔记,并添加关键索引词,以便于日后快速查找。本周的关键词是“欠料计算”。围绕这一主题,我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内容涵盖了从成品到组件,再到零件,直至最为复杂的多阶替代物料的计算过程。

星期一

原文链接:

438 揭秘PMC欠料计算的艺术:从基础到高阶,打造生产计划金钥匙

设计思路:

欠料的计算公式为:欠料 = 需求量 - 现有库存量

核心函数:

XLOOKUP:查找引用函数,这里用于引用库存(代码唯一);

SUMIFS::多条件汇总函数,这里用于汇总库存(库存多库位);

FILTER:筛选函数,这里用于配合SUM函数进行筛选后求和;

创新亮点:

在处理多条件汇总时,通过使用筛选函数来挑选符合特定条件的数据进行求和,有效解决了SUMIFS函数无法接受内存数组作为参数的问题,提升了计算的灵活性和效率。

星期二

原文链接:

439 智能供应链:XLOOKUP巧解欠料谜题,动态公式赋能高效物料管理

设计思路:

对于单阶BOM(物料清单)的欠料计算,我们的流程是:首先,以BOM为依据,引用产品需求量(即父件数量),然后乘以对应子件的消耗比例,以此得出子件的需求总量。接下来,通过引用库存数据进行对比运算,最终确定子件的欠料情况。

核心函数:

XLOOKUP:作为查找与引用函数,它在此处被用于准确获取父件需求信息及子件的库存量;

IF:条件判断函数,其作用在于评估库存与需求之间的差额,当差额小于零时,表明存在欠料现象。

创新亮点:

运用BOM实现了单阶需求的有效汇总,整个过程中完全采用动态数组公式,这不仅简化了计算步骤,还显著提升了物料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星期三

原文链接:

440 欠料运算精进:XLOOKUP与BOM清单的智能协同

设计思路:

面对一个子件可能被多个父件共用的情形,我们摒弃了传统的查找引用方法,转而采用条件汇总函数,从而成功地聚合了所有相关子件的需求量,有效解决了“一对多”的复杂问题。

核心函数:

UNIQUE:这是一个用于去除重复项的函数,在此处,它帮助我们剔除了子件列表中的重复条目;

SUMIFS:作为多条件汇总函数,它的任务是整合所有子件的需求量;

XLOOKUP:查找引用函数,用于准确提取库存数据。

创新亮点:

我们巧妙地利用了SUMIFS函数的强大汇总能力,不仅规避了XLOOKUP函数在某些情境下的潜在缺陷,而且结合LET、HSTACK、BYROW、INDEX等函数,提出了一种“一键式”计算欠料的高效解决方案,极大地方便了物料管理和决策制定。

星期四

原文链接:

441 多产品的精细化排程:按日计算欠料,决胜供应链!

设计思路:

当同一产品的需求被分配到具体日期时,可能会出现一个产品对应多个需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简单的引用函数还是条件汇总函数都无法直接应对一对多的问题。为此,我们首先使用筛选函数FILTER选择出特定产品的BOM(物料清单),随后借助REDUCE堆叠法进行数据的逐级汇总。

核心函数:

FILTER:筛选函数,用于精确筛选出与特定产品相对应的BOM数据;

LAMBDA:自定义函数,应用于REDUCE函数中,定义每次迭代的计算逻辑;

VSTACK:数组垂直合并函数,与REDUCE函数配合,实现X值和Y值的堆叠;

REDUCE:堆叠函数,负责逐步累积各子件的需求量;

DROP:舍弃函数,用于移除无效的第一行REDUCE的X值;

COUNTIFS:统计函数,用于计算BOM中与产品相关的子件数量;

REPT:重复函数,用于按需求量重复相应次数;

CONCAT:连接函数,用于将重复的需求次数整合至单个单元格;

TEXTSPLIT:分离函数,用于将合并后的数据按行和按列进行拆分。

创新亮点:

采用了REDUCE结合LAMBDA函数的方式,成功实现了不同产品子件需求的汇总。此外,通过TEXTSPLIT、CONCAT与REPT函数的组合应用,实现了按子件数量重复的效果,具体结果如示例图表所示。

参考公式:

E4=XLOOKUP(B4:B6,G4:G10,J4#)

J4=COUNTIFS(G4:G10,G4:G10)

O4=TEXTSPLIT(CONCAT(REPT(C4:C6&"#",E4#)),,"#",1)*N4:N11

L4=DROP(REDUCE("",B4:B6,LAMBDA(X,Y,VSTACK(X,FILTER(G4:I10,G4:G10=Y)))),1)

星期五

原文链接:

412【实战攻略】库存天数计算:告别缺货困扰,优化供应链效率

设计思路:

为了评估库存是否足以支撑未来需求(即计算可用天数),我们可以构建一个自动化工作表,该表结合了XLOOKUP函数(用于引用库存数据)与SUMIFS函数(用于汇总需求)。接下来,运用SCAN函数进行累加需求计算,同时辅以N函数将逻辑判断结果转换为数值形式,便于后续的求和操作。最终,通过库存量减去累计需求量,即可得出可用库存天数。

核心函数:

XLOOKUP:查找引用函数,专门用于检索库存信息;

SUMIFS:条件汇总函数,用于整合特定条件下的需求量;

SCAN:扫描函数,配合LAMBDA函数使用,实现累加需求的动态计算;

N:逻辑值转换函数,将逻辑判断(如小于零)的结果转换为数值,便于求和;

SUM:求和函数,用于汇总N函数输出的数值,从而确定可用库存天数。

创新亮点:

我们通过SCAN函数实现了需求量的动态累加,结合N函数巧妙地将逻辑判断转换为数值运算,最终计算出可用库存天数,这种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库存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参考公式如下:

C3=SUM(N(SCAN(,E3:K3,SUM)<=D3))

D3=XLOOKUP(B3:B7,M3:M16,N3:N16)

E3=SUMIFS(Q3:Q37,P3:P37,B3:B7,R3:R37,E2:K2)

星期六

原文链接:

443 【PMC宝典】物料替代与MRP计算:解锁生产计划的终极奥秘!

设计思路:

在设计物料替代的自动化表格之前,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的零件替代规则体系,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对产品所含零件进行分类分组,二是确立零件的优先级顺序,三是明确零件的可替代性——即零件在产品中的替代选项,其中1表示无替代选项,大于1则意味着存在至少一种替代方案。

核心函数:

OFFSET:偏移函数,与SCAN函数配合使用,用于确定当前项与前一项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视为需要替代;

SCAN:迭代函数,用于连续判断零件列表中的每一项与其前一项是否一致,结合LAMBDA和IF函数实现逻辑判断;

IF:条件判断函数,其逻辑为:如果当前项与前一项不匹配,则标记为1(需要替代),否则递增SCAN的X值;

COUNTIFS:多条件计数函数,用于统计特定产品对应的零件总数。

参考公式:

I3=SCAN(0,H3:H12,LAMBDA(X,Y,IF(Y<>OFFSET(Y,-1,),1,X+1)))

J3=COUNTIFS(H3:H12,H3:H12,E3:E12,E3:E12)

最后总结:

本周,我们深入探讨了欠料计算的核心概念与实践技巧,从基础到高级,覆盖了物料管理的多个层面。周一,我们揭示了欠料计算的基本原理,介绍了XLOOKUP、SUMIFS和FILTER等函数的应用,展示了如何高效处理库存与需求的对比。周二,聚焦于单阶BOM的欠料计算,通过XLOOKUP和IF函数,我们学会了精准捕捉欠料现象。

周三,我们面对“一对多”的挑战,巧妙利用SUMIFS和XLOOKUP等函数,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周四,针对多产品精细化排程,我们运用FILTER、REDUCE和LAMBDA等函数,实现了按日计算欠料的自动化流程。周五,我们关注库存天数计算,SCAN、N和SUM函数的结合使用,让库存管理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周六,我们探索了物料替代与MRP计算的奥秘,通过OFFSET、SCAN和IF等函数,建立了灵活的物料替代规则体系。

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欠料计算的关键技能,还了解了如何运用WPS的高级函数来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生产计划的准确性与效率。希望这些知识能够成为你日常工作中的有力工具,助力你在PMC领域不断前行,迎接更多挑战。

广东省
浏览 189
1
5
分享
5 +1
1 +1
全部评论